豆丁小說網 > 荒年空間裝滿糧,渣爹一家悔斷腸 > 第三百三十章 歲月靜好,現世安穩!

三奶奶冷了臉,毫不留情的應道,“不用了,我不住老三這里,還可以去陪大娃。當初已經給你們分好家了,我跟著老三和大娃,不給你們添麻煩。”

二兒媳有些訕訕,還想勸說幾句,唐甜已經從外邊跑了進來,笑著嚷道,“三叔叔把新娘子接來了!”

眾人都是趕緊往門口迎過去,二兒媳無奈,只能閉了嘴,同樣裝出了笑臉。

當初,老三體弱,隨時都要閻王爺,大娃還小,他們夫妻倆也有自己的孩子,養家重任在肩頭,實在是太累了。所以,偶爾話里話外帶出來一點兒不滿,其實也不是想分家,但老太太脾氣倔,居然帶著老三和大娃出去住了。

如今老三和大娃出息了,倒是顯得他們夫妻刻薄。他們有心想修補一下當初的錯誤,但老太太卻半點兒不松口,真是讓人頭疼!

走在她前邊的老太太和李秋霜對視一眼,眼圈兒有些紅了,李秋霜心里明了,輕輕拍拍老太太的手背。

誰家鍋底沒有灰啊!

兒孫多了,總有那么點雞毛蒜皮的小事,但事情已經做過了,不要后悔就成,反反復復,就讓人瞧不起了!

很快,唐松牽著大紅綢帶,意氣風發的引著媳婦兒進了門,鞭炮聲聲里跨過火盆,一個小家就結成了。

新娘子是唐家堡隔壁村子的姑娘,家里爹娘勤快又開明,當初沒有遷徙之前,就同唐家堡走動很多,名聲極好。

如今這三年,姑娘的弟弟在唐家堡學堂讀書,受唐家堡的照顧,秋日時候,他們家里也會送一些白菜蘿卜之類,盡可能的表表心意,不肯心安理得的占便宜。

就是姑娘也常來接弟弟放學,偶爾路上搭過幾次唐松趕的車,兩人就看對眼兒,有了今日的修成正果。

唐家堡眾人都是高興,這樣知根知底的新媳婦,以后定然不會攪合的村里不安寧。

吃過喜宴,眾人就散去了。

第二日,老二夫妻倆端著兄嫂的架子,還想給弟媳婦立立規矩,可惜從唐三奶奶這個婆婆,到唐松這個丈夫,還有大娃這個侄兒,都對新媳婦兒很是熱情親近,倒是顯得他們夫妻越發不懂事了。

老二夫妻倆氣哄哄回村去了,唐三奶奶到底憋了一口氣,而且年歲也確實太大了,當晚就病倒了。

唐甜一家子聽到消息,趕緊從大院兒趕過來,就是唐川都從學院回來了。

崔大夫給老太太把了脈,臉色很是不好,同眾人說道。

“年歲大了,身體本就衰敗,如今看著唐松成親,提著的一口氣泄了,也就撐不住了。還是準備后事吧,就在這兩日了。”

眾人當時都紅了眼睛,眼淚不停的淌出來,特別是李秋霜,平日一聲聲叫伯娘,其實更多是把老太太當親娘敬重。

沒有老太太支持和開導幫助,她早就死在當初和離的時候了,哪有如今的誥命加身,富貴日子!

很快,馬車就準備好了,車廂里鋪了厚厚的被褥,老太太被抱了上去,迅速趕回了唐家堡。

落葉歸根,生命的最后一刻,老人家一定希望躺在她平日最熟悉最溫暖的火炕上。

唐家堡里,無論那女老少,得了消息都站在村口翹腳張望。有人抹眼淚,有人嘆氣,但更多的人是離老二兩口子遠一些,好似他們是什么病疫一般。

老二心里忐忑,狠狠瞪了媳婦兒一眼又一眼。雖然事情是他們兩口子一起做的,但作為親兒子,老娘要死了,他還是本能把所有責難都扔到了媳婦兒身上!

唐三奶奶在馬車上就醒了,待得下車時候,見到眾人都在,她露出了苦笑。

“我一輩子剛強,臨到最后,還是給大伙兒添麻煩了。”

所有人哽咽,說不出話。

李二爺爺上前扶著老嫂子的胳膊,安慰道,“老嫂子,你是咱們唐家堡的大功臣,可不好說這話。”

待得進了屋,老二夫妻主動跪在了炕前,老太太卻沒看他們一眼,只拉著唐川說話,待得聽說她過世,唐川只用守孝二十七天,耽擱不了半年后考狀元,她才徹底放了心。

李秋霜親自給老太太煮了一碗餛飩,老太太笑瞇瞇吃了大半,心滿意足的換上新衣裙,梳理了頭發,甚至戴上了唐甜給買的金簪子。

她半靠在炕頭上,同眾人交代。

“川哥兒是咱們唐氏一族以后的族長,但若是川哥兒和糖寶兒的意見不一樣時候,你們記得要聽糖寶兒的。一定一定不要忘了這句話!”

“是,老祖宗(伯娘)!”

眾人都是忍著眼淚應下。

老太太又拉著大娃的手托付給李秋霜,“我沒機會看著這孩子成家立業了,要辛苦你幫我給他把把關,娶個好媳婦兒了。”

“伯娘放心,我們家一定把大娃照看好,還有老三夫妻,都會庇護他們衣食無憂。”李秋霜趕緊保證,唐川和唐甜也是含著眼淚點頭。

老太太徹底放了心,力氣也有些接不上了。

她最后看了看老二兩口子,“也不要怪他們,許是我上輩子欠他們的,這輩子還完就輕松了。讓他們過自己日子吧!”

眾人沉默,顯然都遷怒了老二兩口子。

老太太也不管,扯了唐甜到她嘴邊,小聲問了一句話。

唐甜猶豫了一下,趴在老太太耳邊應了幾個字。

老太太臉上迸發出異樣的光彩,笑得向往,然后慢慢閉上了眼睛。

一生經歷無數苦難,也親眼看著唐氏一族崛起的老人家就這么離開了人世。

唐家堡整個陷入了悲傷之中,停靈三日之后,把老太太葬在了后山的朝陽之處。

別離是痛苦的,但生老病死,無人能夠阻擋!

一日,兩日,七日,半月,一個月……

當夏日溫熱的風吹過唐家堡,吹過玉米田,吹過山頭,一切也終于回歸到了往日的寧靜。

唐家大院門前,老兵們里外忙碌著,有人套馬車,有人搬行李,各個興高采烈。

唐甜蹦蹦跳跳走在前邊,李秋霜和崔大夫跟在后邊,不時囑咐她不要摔倒了。

唐甜哈哈笑,應道,“二哥知道咱們跟著大哥進京去考試,怕是又要生氣不帶他了。”

“那有什么辦法,誰讓他非要進軍營,如今哪有自由可言。”李秋霜也惦記二兒子,但實在沒有辦法。

沒想到,這個時候,唐海居然帶了二十個兵卒騎馬趕了回來,高頭大馬上,勇武強壯的小將笑的一如小時候那般憨厚歡喜。

“娘,周將軍派我去京都給王爺送信!哈哈,我可以跟你們一起進京了!”

“當真!”全家人都是忍不住狂喜,不必說,這又是周將軍給行的方便了,否則一封信,交給驛站的傳信兵就好,哪里需要特意派人跑一趟。

眾人歡歡喜喜上了馬車,辭別了村人,又到墨池府外,匯合了唐川和劉院長等人,車隊就浩浩蕩蕩出發了。

夏日晴好,重新走在京都通往塞北的官道上,所有人沒有了當初的忐忑和凄苦,心里慢慢都是對未來的向往和期盼。

崔大夫端了冰碗從外邊進來,剛要說話,就見李秋霜打了手勢,原來是唐甜睡在了母親的膝頭,原本的胖丫頭,已經有了少女的模樣,眉眼如畫,嬌嫩又甜美……

崔大夫微笑點頭,輕手輕腳放下冰碗就出去了。

兩個兒子在騎馬,他也加入進去,一路說說笑笑。

“等川哥兒考完試了,我和你娘要帶著糖寶兒去南邊走走。這幾年,你娘一直跟我操持藥堂,沒少挨累,我也不能一直拘著她,趁這次出來多溜達幾個府城。”

唐川和唐海都是點頭,誰也沒有反對,不是不惦記母親,實在是因為妹妹守在母親身邊,比他們這兩個兒子要讓人放心很多!

一陣風出來,送上陣陣草木香氣,也把眾人的歡聲笑語撒向了遠方。

歲月靜好,現世安穩,也就此刻這般了……